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青铜兽面纹爵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18.42 x 15.24 x 9.53 厘米。由流、尾、柱、腹、鋬(pàn,把手 )、足六部分构成 —— 流(前伸的倒酒槽 )与尾(后翘的平衡部 )对称,口沿立双菌柱(可能用于挂滤网 ),腹部微鼓,一侧设兽首鋬,下接三棱锥足(空心或实心,此为实心 ),是商代爵的标准形态。腹部以兽面纹(饕餮纹 ) 为主题,线条勾连出双目、鼻梁、兽角,周边辅以雷纹地子(细密回纹 ),柱顶、流尾、足部也有简化纹饰,体现商代 “以纹载神” 的装饰逻辑。

历史背景

商代人 “尊神重鬼”,宗教祭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爵作为酒器,在祭祀中用于盛放酒,酒被认为是可以敬奉神灵、祖先的物品,通过饮酒、献酒等仪式环节,人们希望与神灵、祖先进行沟通,祈求他们的保佑,降福消灾。青铜兽面纹爵上的兽面纹(饕餮纹),在当时被视为具有神秘力量的纹饰,能够起到驱邪避凶、沟通天地的作用,所以这种带有兽面纹的爵在祭祀仪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连接人与神的重要媒介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