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釉花口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直径为12.38厘米。整体呈酱褐色,釉面古朴。口沿作花口造型,线条优美别致,腹部弧收,圈足规整。其造型典雅,酱釉色泽沉稳,花口设计增添灵动,尽显古瓷韵味。
历史背景
酱釉花口碗的使用贯穿北宋不同社会阶层,其品质差异反映了当时的消费分层:
平民阶层的 “日常标配”:普通酱釉花口碗多为粗胎、厚釉,花口线条简单,甚至带有窑裂、变形等瑕疵,价格低廉(据史料推测,一件普通酱釉碗仅值数文钱),是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等底层民众的主要餐具,满足了 “温饱型” 消费需求。
市民与士人阶层的 “实用雅器”:中高端酱釉花口碗(如定窑 “紫定”)胎体轻薄、釉色纯正,花口精致且可能搭配刻划纹(如简单的卷草纹、弦纹),虽不及青瓷、白瓷名贵,却以 “朴素雅致” 受到市民与下层士人的青睐。在酒馆、茶坊中,这类碗常被用于盛放酒水、茶点,既显洁净,又通过花口造型提升用餐的仪式感,体现了北宋市民文化 “俗中求雅” 的特点。
与高档瓷器的功能互补:北宋高档瓷器(如汝窑、官窑)多用于礼仪或陈设,而酱釉花口碗凭借 “耐用、廉价” 的优势,承担了日常饮食的 “主力功能”,形成 “高端瓷重礼、酱釉瓷重实” 的互补格局,适应了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