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鎏金铜质菩萨坐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81.92 x 57.15 x 38.1 厘米。菩萨头戴华丽宝冠,冠上雕刻繁复精美,缀有各类装饰,搭配两侧翼状耳饰,增添灵动与华贵;面部神态安详,双目微阖,似观照世间。身着多层服饰,衣纹流畅自然,衣饰上錾刻精细璎珞、花纹,局部可见红色等色彩点缀,丰富视觉层次;菩萨呈结跏趺坐(盘腿而坐)于莲台,左手施与愿印,右手结无畏印,姿态沉稳,传递出慈悲、护佑的精神内涵。

历史背景

明代的金属铸造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失蜡法等铸造工艺被广泛应用且不断改进。工匠们能够精准地塑造出菩萨像复杂的造型、细腻的面部表情以及精美的服饰装饰等细节。例如,菩萨像身上的璎珞、宝冠等装饰,通过高超的铸造技艺得以生动呈现,使造像更具艺术感染力。 鎏金工艺在明代也日臻完善,能够使铜质菩萨像表面呈现出金光灿烂的效果,不仅增强了佛像的神圣感和庄严感,还能起到保护铜像、防止氧化锈蚀的作用。工匠们熟练掌握鎏金的配方和操作流程,确保鎏金层均匀、牢固且色泽亮丽。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