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花卉纹鼻烟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珐琅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高度为7.3厘米,宽度为3.8厘米。以金属为胎体,采用掐丝珐琅工艺制成。壶身主体为黑色地子,其上以金丝勾勒花卉轮廓,填饰粉、绿等色珐琅彩,绘出盛放的花朵与翠绿叶片,色彩搭配典雅。瓶颈处有云纹装饰,壶盖顶部为红、绿彩搭配,造型精巧。整体工艺精湛,掐丝细腻,珐琅彩色泽温润,花卉图案生动,展现出传统掐丝珐琅工艺的独特魅力。
历史背景
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起源于元代,在明代景泰年间达到较高水平并声名远扬。这一工艺需在金属胎体上,用细扁铜丝掐成各种图案,再将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图案内烧制而成。到了清代,掐丝珐琅工艺进一步发展,宫廷对其极为重视,设有专门的造办处制作掐丝珐琅器。工匠们在制作鼻烟壶时,熟练运用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使得花卉纹饰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准。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