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草书诗》轴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此为明代约 1622–1625 年董其昌创作的《草书诗》轴,属悬挂式卷轴,采用绢本水墨书写。图像尺寸为 164.8×49.8 厘米,整体连裱 250.2×65.1 厘米,整体带旋钮 250.2×75.2 厘米。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代大臣、书画家,“华亭画派” 代表,书法兼擅诸体,对明末清初书坛影响深远。此作以 “草书诗” 为主题,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历史背景
明代晚期书法崇尚个性表达,董其昌的草书融合晋唐法度与个人意趣,风格疏朗秀逸,体现 “以禅喻书” 的艺术理念。此轴以草书书写诗作,既展现了其对传统草书笔法的创新,又反映了晚明文人将书法作为情感抒发载体的创作风尚,是研究明代草书风格演变及董其昌艺术成就的重要实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