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彩绘石雕阿弥陀佛坐像二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砖石雕刻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此为唐代(618-907)彩绘石雕阿弥陀佛坐像二,以石头为材质,带有油漆痕迹,高 53.3 厘米、宽 22.2 厘米、深 20.3 厘米,重 20.9 千克,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作为唐代佛教雕塑遗存,其正面清晰展现了阿弥陀佛坐像的造型特征,石头材质与残留的彩绘痕迹,体现了当时石雕工艺与宗教艺术装饰的结合,是研究唐代佛像雕塑风格及彩绘技法的实物参考。

历史背景

唐代是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佛像雕塑在吸收印度、西域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兼具庄严与写实的本土化特征。阿弥陀佛作为西方极乐世界的象征,是唐代造像的重要题材,其坐像常用于寺院供奉,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净土信仰的盛行。此像的尺寸与工艺表明其可能为寺院或私人供养所用,造型上延续了唐代佛像圆润饱满的典型风格,彩绘痕迹则暗示了当时对造像装饰性的重视,是唐代宗教艺术世俗化与成熟化的体现。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