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忽哥赤题跋 佚名《耕稼图》卷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纺织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此为元代 1353 年之前佚名画家创作的《耕稼图》卷,带有忽哥赤题跋,属手卷,以绢本水墨设色绘制。图像尺寸 26.7×506.4 厘米,整体连裱 31.1×988.1 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作品以 “稻作文化(播种和收获)” 为主题,保留了南宋娄寿《耕稼图》系列的最后九个场景,生动再现了春耕、播种、灌溉、秋收、贮藏及丰收庆祝等农业环节,画面人物动作鲜活,田园气息浓厚,兼具纪实性与艺术性。

历史背景

《耕稼图》题材源自南宋宫廷画家娄寿的农事系列作品,元代此卷延续了这一传统。1353 年,蒙古宗王忽哥赤(忽必烈第五子)为其题跋,提及将画作重新装裱后呈送太师作为施政参考,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 尽管源自游牧传统,却认可农业对王朝财政的根本作用。作品既传承了宋代宫廷绘画的写实技法,又成为汉蒙文化交融的见证,反映了元代 “以农为本” 的治国理念及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特征,是研究元代农业史、民族关系与绘画传承的重要实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