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鎏金铜佛立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北朝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高度为10.16厘米。以铜为胎,表面鎏金,因岁月侵蚀,鎏金斑驳脱落,显古朴沧桑。佛像呈站立姿,身着袈裟,衣纹简洁流畅,双手合十于胸前,结跏趺坐于莲台。
历史背景
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大量寺院、石窟(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兴起,鎏金铜佛立像常被供奉于佛殿、佛龛中,作为佛陀的具象化象征,供僧众、信众跪拜祈福,是宗教活动中 “观像念佛”“表达虔诚” 的实物依托。除公共宗教场所外,鎏金铜佛立像也流行于民间私人信仰中。富裕家庭会将其供奉于家中佛堂,通过日常焚香、跪拜,祈求佛陀庇佑平安、消灾解难,成为连接个人信仰与精神寄托的媒介。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