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东汉青铜人物车马神兽纹镜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汉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直径18.3厘米,厚度1.7厘米。采用 高浮雕 + 线刻 工艺,人物(官吏、仙人 )、车马(车轮、车舆 )“浮出” 镜面约 2 - 3 毫米,衣纹褶皱、车马细节(以线刻表现 )清晰可触;或为 “官吏乘车出行”(车马、侍从 )、或为 “仙人对坐论道”(羽人、方士 ),尽显 “人物车马为故事核心” 的生动性;神兽形态 诡谲灵动(左侧为龙、右侧为虎 ),与人物车马互动(如 “龙虎护佑官吏车马” ),采用 线刻 + 浮雕 结合(躯体浮雕,鳞片、毛发线刻 ),强化 “人神共生” 意象。

历史背景

东汉时期,道教逐渐兴起, 人们对神仙、鬼怪、祥瑞之事充满敬畏和向往。 铜镜上的人物、车马、神兽纹饰, 往往与当时的神仙信仰、神话传说相关。 在一些宗教祭祀、祈福消灾、求仙问道等仪式中, 铜镜可能被当作重要的法器使用。人们相信通过它可以沟通神灵, 祈求平安、健康、财富,或者消除灾祸、驱邪避凶。 比如,神兽纹饰被认为具有镇伏妖魔、守护平安的力量, 仙人形象则象征着长寿和升仙的希望。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