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彩绘陶鼎 西汉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汉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国内流转:可能最初这件陶鼎出土于某一处西汉墓葬(可能是正常考古发掘,也可能是非法盗掘)。若为非法盗掘,盗墓者会迅速联系文物贩子,将其转手。文物贩子会对陶鼎进行初步的清理和伪装,以掩盖其非法来源,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比如伪装成普通货物,在国内文物市场上寻找买家,或是直接与外国文物贩子对接 。 跨国运输:在找到国外买家或收购者后,文物贩子会利用当时混乱的局势,通过走私的方式将陶鼎偷运出国。比如可能利用边境地区管理的漏洞,通过水路(沿海地区或内河航道)、陆路(一些交通不便、监管薄弱的边境地带)等途径,将陶鼎夹带在其他货物中偷运到国外 。 进入博物馆:到达国外后,陶鼎可能先进入西方的古董市场,被古董商们转手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其信息逐渐被传播开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或文物征集人员在得知这件西汉彩绘陶鼎的存在后,经过评估和商议,决定将其购入,作为博物馆收藏的一部分,从此这件陶鼎便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留存下来 。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该彩绘陶鼎具有典型的鼎类器物造型,整体呈圆腹状,底部由三只粗壮的兽蹄形足支撑,使得陶鼎能够稳定放置。鼎口上方带有一个穹顶形的盖子,盖子上设置了三个环形钮,方便提拿和放置。鼎身两侧还设有对称的附耳,既增添了美观性,也便于搬运。 尺寸规格:具体尺寸暂未公开,但从同类西汉彩绘陶鼎来看,高度通常在 20 - 40 厘米左右,口径在 15 - 30 厘米左右。 装饰细节:陶鼎表面采用彩绘装饰,色彩丰富且对比鲜明。主体色彩以黑色、红色、白色为主,辅以少量其他色彩。鼎盖上绘制有云气纹、几何纹等图案,线条流畅,富有动感;鼎身的纹饰则更为丰富,有卷云纹、变形蟠螭纹等,这些纹饰环绕在鼎身腹部,形成了多层次的装饰效果。彩绘工艺精湛,色彩历经千年虽有一定程度的剥落,但依然能够看出当时绘制的精细程度和艺术水准。此外,陶鼎的胎体较为厚重,质地坚实,显示出西汉时期制陶工艺在成型和烧制方面的较高水平。

历史背景

西汉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昌盛。在手工业领域,制陶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一方面,日常生活用陶种类丰富,制作精良;另一方面,由于厚葬之风盛行,专门用于陪葬的明器生产规模庞大。鼎在古代是重要的礼器,象征着身份和地位。虽然这是一件陶质的鼎,但通过彩绘等装饰手法,模仿了青铜鼎的庄重与华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礼仪制度的重视,以及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享有尊崇地位的观念。同时,彩绘陶鼎的大量出现,也体现了西汉时期制陶工匠在造型设计、装饰技艺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