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兽形青瓷烛台 西晋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可能在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文物保护意识薄弱。这件西晋兽形青瓷烛台可能原藏于民间,因家族变故、经济困难等原因被出售。文物贩子收购后,利用当时混乱的局势和不完善的边境管理,将其伪装成普通货物,通过走私等方式偷运到国外,进入西方古董市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古董市场中发现并购入了这件文物 。也有可能是被非法盗掘出土(虽然西晋距今时间久远,但在特定历史时期可能遭遇盗掘),然后经由文物贩子之手流转到国外 。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该烛台以兽的形象为造型基础,整体生动逼真。兽呈蹲坐姿态,头部微微抬起,嘴巴张开,露出牙齿,眼神炯炯有神,给人威严之感。兽背上设有一个圆柱形的插孔,用于插放蜡烛 ,巧妙地将实用功能与艺术造型相结合。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具体尺寸,从图片比例大致推测,高度可能在 10 - 15 厘米左右,长度可能在 15 - 20 厘米左右。 装饰细节:烛台表面施有青色釉料,釉色温润,呈现出淡雅的青绿色调,具有典型的西晋青瓷特征。兽身上刻划有精美的纹饰,如卷曲的毛发纹、流畅的云纹等,线条细腻流畅,不仅增添了器物的美感,还凸显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和雕刻技艺。虽然历经岁月,釉面可能存在一些细小的开片和磨损痕迹,但依然无损其艺术魅力 。

历史背景

西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制瓷业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继续进步。青瓷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其烧制工艺逐渐成熟,窑场分布广泛。这一时期的瓷器不仅注重实用性,还在造型和装饰上追求艺术美感。兽形烛台这类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的瓷器大量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同时,西晋时期厚葬之风仍有一定影响,一些精美的瓷器也会作为陪葬品出现在墓葬中,这件兽形青瓷烛台可能也曾是墓葬中的随葬器物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