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蛇形柄碗 东晋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可能在清末到民国期间,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文物保护意识和监管力度薄弱。这件东晋蛇形柄碗可能原属民间收藏,因战乱、经济窘迫等原因,藏家无奈将其出售。文物贩子借机收购,之后通过伪装、夹带等手段,利用当时混乱的边境管理和航运通道,将其走私到国外,进入西方古董市场,最终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购入收藏。也有可能是被盗掘出土后,经非法渠道流转至国外 。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碗口大致呈圆形,碗腹较浅,底部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圈足,使碗放置时较为稳定。最具特色的是碗侧附有一个蛇形柄,蛇首昂起,形态逼真,增添了器物的生动感和艺术气息。整体造型简洁而不失精巧,体现了东晋时期瓷器造型设计的独特风格。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具体尺寸,从图片比例推测,碗口直径可能在 10 - 15 厘米左右,高度可能在 5 - 8 厘米左右。 装饰细节:碗身施有青绿色的釉料,呈现出东晋时期青瓷特有的色泽,釉面较为温润,但由于年代久远和烧制工艺的限制,釉面可能存在一些细小的开片、斑点或色泽不均的现象。蛇形柄的细节刻画较为细致,能够看出工匠对蛇的形态把握较为准确,增加了器物的观赏性。

历史背景

东晋时期,政治中心南移,江南地区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制瓷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青瓷是东晋瓷器生产的主流,窑场主要分布在浙江一带,如越窑等。当时的瓷器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在原料加工、烧制温度和釉料配方等方面都有一定提升。 日常生活用瓷的种类日益丰富,像蛇形柄碗这类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瓷器,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又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同时,瓷器在东晋的丧葬文化中也占有一定地位,部分精美的瓷器会作为陪葬品出现在墓葬中。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