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佛祖与弟子彩绘壁画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北朝
文物材质
砖石雕刻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在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西方一些人受利益驱使和所谓 “东方学” 研究热潮影响,打着学术考察的幌子,深入中国西北等佛教遗迹集中区域,如敦煌等地 。他们勾结当地土匪、村民等,对洞窟、寺院遗址进行非法盗掘,将壁画切割下来 。之后通过包装伪装,利用当时混乱的边境管理,将这些珍贵的壁画文物偷运出境,流入西方文物市场,最终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购藏。

文物描述

画面内容:虽然壁画有部分剥落和损毁,但仍能辨识出画面中至少有三个人物形象,推测中间为主尊佛祖形象,两侧为弟子。佛祖面容庄严,五官比例协调,双耳较长,具有典型的佛教造像特征;弟子形象相对谦恭,姿态各异。 色彩运用:采用了多种色彩绘制,如蓝色、绿色、红色、白色等。蓝色用于表现人物的服饰等部分,绿色也在服饰上有所体现,色彩搭配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尽管历经岁月侵蚀,部分色彩依然较为鲜艳。 绘制技法:线条运用较为流畅,能够表现出人物的轮廓、服饰的纹理等。但由于壁画受损,一些细节处已模糊不清,难以完整领略当时精湛的绘制技艺全貌。画面整体尺寸暂未公开,从呈现效果看,应该是截取了原壁画的一部分。

历史背景

中国及周边佛教盛行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教义为人们带来精神慰藉,佛教得以广泛传播,寺院、石窟大量兴建,佛教壁画艺术蓬勃发展,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都留下了璀璨的佛教壁画艺术瑰宝。到了唐宋时期,佛教进一步中国化、世俗化,虽然佛教的发展态势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但佛教艺术创作依然保持着较高水准,壁画题材更加丰富,技法更加成熟。 西域等地区: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佛教在西域的传播,当地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艺术风格。西域的佛教寺院、石窟中也留存有大量精美的佛教壁画,在人物造型、色彩运用、题材选取等方面融合了中西方元素。这幅壁画有可能是上述这些时期和地区佛教艺术繁荣发展的见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