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柄玉梳 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期间,国内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文物保护意识淡薄。这件金柄玉梳可能原属于唐代贵族墓葬中的陪葬品,在某个时期遭非法盗掘 。盗墓者为获取钱财,将其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各种渠道,如伪装成普通货物,利用当时管理混乱的边境口岸,将其走私到国外,进入西方古董市场,最终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购藏 。也有可能原是民间收藏,因战乱、经济困难等原因,被藏家出售,经文物贩子转手至国外。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整体呈半圆形,设计精巧。上部为金质梳柄,下部是玉质梳齿部分 。
装饰细节:金质梳柄部分色泽金黄,上面雕刻有精美的花纹,花纹线条细腻流畅,可能是唐代常见的卷草纹、云纹等,展现出唐代高超的金银器雕刻工艺。玉质部分采用的玉料质地温润,颜色可能为淡绿色或白色等,梳齿排列整齐细密,边缘打磨光滑,不易损伤头发。玉质梳身部分还有镂空雕刻的装饰,增加了器物的层次感和美感 。虽然历经岁月,部分地方可能有轻微的磨损和沁色,但仍无损其精致华丽的特质 。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具体尺寸,从图片比例推测,整个梳子的直径可能在 10 厘米以内,小巧精致,便于佩戴。
历史背景
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鼎盛,在服饰、妆容、发饰等方面都极为讲究。梳子不仅是日常梳理头发的实用工具,更是重要的头饰。贵族阶层尤其喜爱用金、玉等贵重材料制作梳子,以彰显身份地位。当时的手工业高度发达,金银器制作工艺和玉器雕琢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工匠们能够将不同材质巧妙结合,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金柄玉梳就是唐代高超手工艺的体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奢华的生活风尚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