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牛车-驱驾者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在清末到民国年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社会秩序混乱,盗墓之风盛行。这件三彩牛车 - 驱驾者可能是在一次对唐代墓葬的非法盗掘中被发现。盗墓者为了获取钱财,迅速将其转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伪装、贿赂等手段,将其混入出口货物中,利用当时管理混乱的海关和边境,将其偷运到日本,随后进入日本的文物市场,最终被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整组雕塑由牛车、两名人物组成。牛车造型写实,牛的体态健壮,头部微微抬起,牛角弯曲,牛鼻上穿有缰绳,似乎正准备拉车前行。牛身上覆盖着鞍鞯等物,色彩主要为黄色。车轮较大,轮辐上装饰有精美的花纹。车厢顶部呈弧形,颜色为黄色,车厢侧面有装饰性的花纹,车窗位置镂空 。两名驱驾者立于牛车旁,身着唐代服饰,头戴头巾,面部表情生动,一名似乎在做引导动作,另一名则站立一旁,姿态自然 。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具体尺寸,从图片比例推测,高度可能在 30 - 50 厘米左右,长度可能在 40 - 60 厘米左右。
装饰细节:三彩釉色丰富,除了主要的黄色外,人物服饰部分有绿色、白色等色彩点缀。釉面光亮,虽然历经岁月,部分地方有剥落和磨损,但仍能看出当年烧制时色彩的绚丽和工艺的精湛。雕塑细节刻画入微,如人物的面部表情、衣物的褶皱,牛的毛发、蹄子等,都展现出唐代工匠高超的雕塑技艺 。
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制陶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三彩陶器作为唐代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盛行一时。它以其丰富的色彩、多样的造型而闻名。牛车在唐代是较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对于贵族和富裕家庭来说,牛车不仅是出行工具,还体现了一定的身份地位。三彩牛车作为陪葬品,反映了唐代的丧葬文化,人们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享受生前的生活,同时也展示了当时高超的制陶技术和艺术审美。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