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骆驼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期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社会秩序混乱,盗墓现象屡禁不止。这件三彩骆驼可能是在唐代墓葬被盗掘时出土,盗墓者为获取钱财,将其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伪装、夹带等手段,利用当时管理混乱的边境和航运通道,将其偷运到日本,进入日本的文物市场,最终被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这只三彩骆驼造型生动逼真,骆驼昂首挺立,头部微微扬起,嘴巴张开,似在嘶鸣。四肢健壮有力,稳稳站立在一块不规则的底座上,展现出骆驼坚韧不拔的气质。骆驼背上驮载着精美的驮囊,驮囊上装饰有兽面图案,两侧还搭挂着绿色的垫子,细节丰富。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具体尺寸,但从图片比例推测,高度可能在 50 - 70 厘米左右,长度在 40 - 60 厘米左右。
装饰细节:三彩釉色丰富绚丽,主要以黄、绿、白三色为主。骆驼的身体部分以黄白相间的釉色为主,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四肢和驼峰处有釉色的垂流效果,增添了生动性。驮囊上的兽面图案色彩对比鲜明,增强了视觉冲击力。釉面虽然历经岁月,部分地方有磨损和剥落,但仍能看出当年烧制时的精美程度,以及唐代工匠在色彩运用和造型塑造方面的高超技艺。
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丝绸之路贸易繁荣,文化交流频繁。骆驼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唐代的三彩陶器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三彩骆驼作为常见的陪葬明器,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视,以及骆驼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唐代厚葬之风盛行,人们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够拥有富足的生活。唐代工匠通过精湛的技艺,将骆驼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来,成为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经济贸易和陶瓷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