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红白芙蓉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中国社会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文物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红白芙蓉图》可能原属于国内私人收藏,由于战乱、经济困难等因素,藏家选择出售该作品。文物贩子或外国收藏者趁机购买,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带到日本,最终被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画面内容:《红白芙蓉图》为两幅册页, 一幅画红芙蓉,一幅画白芙蓉。在红芙蓉这幅画中,粉红嫩白的芙蓉花亭亭玉立,花瓣层层叠叠,有的花瓣微微卷起,展现出芙蓉花的娇嫩姿态,花蕊点缀其间,细腻逼真。白芙蓉图中,洁白的芙蓉花纯净素雅,花瓣质感轻盈,仿佛吹弹可破。两幅画中芙蓉花的叶片形态各异,有的舒展,有的微卷,叶脉清晰可见,表现出叶片的生机与活力 。 绘画技法:采用工笔设色的技法,用笔精细入微,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勾勒出花瓣和叶片的轮廓。设色淡雅细腻,通过色彩的深浅变化表现出花朵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如红芙蓉的花瓣通过粉色的浓淡过渡,营造出晶莹剔透的质感;白芙蓉则通过白粉的渲染,展现出花朵的纯洁之美。整幅作品设色均匀,色调和谐,体现了南宋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的高超技巧 。 尺寸规格:每幅册页尺寸为 25.2×25.5 厘米。 款识:在红芙蓉图上有款识题跋 “自跋:庆元丁巳岁李迪画”,表明了创作时间和作者。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花鸟画发展达到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在继承北宋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自然物象的细致观察和精确描绘,追求写实与意境的完美结合。宫廷画院的繁荣以及文人阶层对花鸟画的喜爱,推动了花鸟画艺术的发展。画家们以精湛的技艺描绘花鸟的形态、色彩和神韵,传达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李迪作为南宋著名的花鸟画家,他的《红白芙蓉图》是南宋花鸟画的杰出代表作品,体现了当时花鸟画在艺术审美和技法表现上的高度成就,对后世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