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山水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到民国年间,国内局势混乱,文物保护制度缺失。这件《雪景山水图》可能原属私人收藏,由于战乱、经济压力等因素,藏家将其出售。文物贩子或外国收藏者借此机会获取该画,通过伪装、夹带等手段,将其偷运到日本,最终被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画面内容:画面营造出一片静谧的雪景山水氛围。远处山峦连绵起伏,被皑皑白雪覆盖,山体轮廓在灰白的色调中若隐若现,展现出雪后山脉的雄浑与苍茫。画面中部有一座高耸的山峰,山石的纹理通过简洁的笔墨勾勒出来,在雪景的映衬下显得冷峻而坚实。近处有一棵苍劲的树木,树枝上残留着些许积雪,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树木旁有两人骑着毛驴,似乎在赶路,给寂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整幅画通过对雪景中山川、树木、人物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
绘画技法:采用水墨淡设色的技法,以淡墨渲染天空和水面,表现出雪后的清冷之感。用浓墨勾勒山石、树木的轮廓,通过墨色的浓淡对比,体现出景物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表现积雪时,运用留白的手法,巧妙地展现出雪的洁白与质感。整体用笔简洁凝练,既有粗犷豪放之处,又有细腻入微之笔,体现了南宋山水画注重意境表达和笔墨韵味的特点。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具体尺寸,从画面构图推测,应是一幅竖向较长的立轴画。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山水画在继承北宋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政治中心南移后,画家们对江南山水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山水画的表现题材和技法进一步丰富。同时,社会的动荡和文人心态的变化,使得山水画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追求一种空灵、悠远、静谧的审美情趣。雪景山水作为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题材,常被画家用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雪景山水图》正是这一时期山水画风格的体现,反映了南宋画家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艺术创作的高超水平。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