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社会秩序混乱,文物保护体系近乎崩溃。这件画作可能原属于国内私人藏家,由于战乱导致经济困难,或是文物保护意识淡薄,藏家将其售卖。文物贩子或外国收藏者借机购得,通过当时混乱的边境管理和文物交易渠道,将其带至日本,最终被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文物描述

画面内容:画面右侧描绘了寒山与拾得二人。寒山与拾得笑容可掬,神态轻松自然,似乎正在进行一场充满禅意的对话。二人衣着朴素,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轮廓,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质。画面左侧有松树的枝干,松针寥寥几笔,却凸显出坚韧的生命力。旁边还绘有一些石块,增添了自然野趣。 书法内容:画面左侧有题字,字迹潇洒飘逸,内容与寒山拾得的禅机相关,题字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南宋时期书画结合的艺术特色。 绘画技法:采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墨,以淡墨勾勒人物和景物的轮廓,再用浓墨强调关键部位,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的面部表情生动,通过寥寥数笔就将其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体现了画家对人物精神气质的精准把握。整体画风简约却意境深远,具有典型的南宋文人画风格。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具体尺寸,从画面构图来看,应是一幅尺幅不大的小品画。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禅宗思想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广泛传播,对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绘画方面,许多画家喜欢以禅宗人物或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表达对禅意生活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寒山与拾得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传说他们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其言行充满禅机,深受后世推崇。南宋画家创作此题材,既展现了当时绘画艺术与禅宗文化的融合,也反映了文人士大夫阶层对精神超脱、自然适意生活的向往。这种将文学、宗教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成为南宋绘画的一大特色。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