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圆明园鎏金佛塔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金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枫丹白露宫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1860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入北京后,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劫掠。这座鎏金佛塔就是在此次劫难中,被英法联军抢夺,之后被带到法国,最终收藏于枫丹白露宫。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佛塔造型庄严精美,层级分明,从底部到塔顶,呈现出规整且富有变化的结构。底部为较大的基座,上面层层堆叠,每一层都有精美的装饰,逐渐向上收窄至塔顶。塔顶有精致的塔刹,增添了佛塔的神圣感 。 装饰细节:佛塔通体鎏金,表面金光熠熠,彰显出华贵庄严之感。塔身上可能还镶嵌有各类宝石、珍珠等,进一步增加了其华丽程度。部分区域可能雕刻有佛教相关的图案,如佛像、经文、莲花等,雕刻工艺精湛,线条细腻流畅,展现出清代高超的工艺水平。佛塔周围还陈列有青铜龙雕塑和疑似象牙制品 ,烘托出其尊贵的地位。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具体尺寸,但从图片比例推测,佛塔高度可能在 1 - 2 米左右 。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集大成者,历经多代皇帝的营造,汇聚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和艺术精品。佛教在清代受到尊崇,皇家对佛教寺庙的修建、佛像佛塔等宗教器物的制作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座鎏金佛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精湛的工艺制作而成,原本安放在圆明园中,是园内重要的宗教艺术珍品。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让圆明园惨遭洗劫,无数文物流失海外,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