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丝织地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纺织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以毛、丝、棉及金银线为原料,制作栽绒毯、缂毛毯、绣花毯等类型,其中金线地或丝绒质地彰显皇室尊贵‌例如宁夏毯常用木红、姜黄等传统天然染料染色‌纹样融合文化元素,如佛教符号(西藏毯)、龙纹(甘肃毯)及吉祥图案;北京地毯按清宫“如意馆”画稿设计,常见海水江牙纹、二龙戏珠或《玉堂富贵》主题,象征权力、祥瑞与儒家伦理‌代表作品如乾隆朝紫红地花卉栽绒毯‌

历史背景

清宫地毯来源多样化,包括西方国家的进献或贸易采购,如乾隆时期西洋毯常作为贡品或礼品进入宫廷,体现清代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往来。这些地毯融合了中西方设计元素,例如采用中国传统吉祥纹饰搭配外来图案,成为清代开放政策的物证地毯类型丰富,如栽绒毯、缂毛毯和绣花毯,原料涵盖毛、丝、棉及金银线;其中金线地毯常用于皇帝宝座旁,如太和殿的“木红双龙戏珠大地毯”,以龙纹或海水江牙纹象征权力稳固与儒家伦理。‌民间地毯则用于家庭祈福,承载子孙兴旺的愿景,反映社会崇文风尚。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