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釉花口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金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7 1/4英寸(18.4厘米)釉色以天青色为主,色泽温润,釉质凝厚滋润,有的呈现出乳浊的失透质感,有的则较为透亮。部分器物釉面有开片现象,开片纹路细密或疏朗,如冰裂纹般自然美观。有的还会出现窑变彩斑,在天青色的底釉上,偶有绚丽的玫瑰紫斑等,斑纹与底釉融合自然、流畅,增添了器物的艺术魅力。
历史背景
北宋时期,汝窑、官窑、钧窑等名窑开创的青瓷(尤其是天青釉)审美体系,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金代统治的中原地区(如河南、陕西等地)正是宋代名窑的核心分布区,窑工群体未因政权更迭而消失,反而将宋代制瓷技艺(如天青釉配方、支烧工艺)延续至金元时期,天青釉花口洗便是这种技术传承的直接体现。金代中后期与元代均重视手工业发展。金世宗时期(1161—1189 年)推行 “与民休息” 政策,鼓励工匠生产;元代则设立 “浮梁磁局”(1278 年)管理景德镇制瓷业,同时对北方窑场采取相对宽松的管理,使得天青釉等传统品种得以持续生产。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