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袍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纺织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丝绸 尺寸:46 1/2 x 62英寸(118.11 x 157.48厘米)制作工艺精湛,采用了平金绣、缂丝、织锦等多种技法。如清乾隆香色缎绣八团有水袷蟒袍,运用平金绣针法,捻金匀细,针脚平齐,采用三晕色手法,色彩华丽精美。
历史背景
蟒袍的源头可追溯至明代的 “蟒衣”,最初为皇帝赏赐给藩王、功臣的 “赐服”,属超越品级的荣宠象征。清代入关后,在保留满族服饰基本特征(如马蹄袖、开裾等)的基础上,吸收明代蟒衣的纹饰制度,将其纳入官方服饰体系,形成 “蟒袍” 这一特定品类。相较于明代,清代蟒袍的穿用范围更明确,等级划分更细致,成为官员吉服、礼服的核心组成部分,不再单纯依赖 “赏赐”,而是与品级、身份直接挂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