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凤冠宫女坐沙漏形凳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文物盗卖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秩序混乱,盗墓活动猖獗,文物监管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件唐凤冠宫女坐沙漏形凳可能是从唐代墓葬中被盗掘出来,盗墓者为谋取暴利,将其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将其转运至美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宫女呈坐姿,姿态端庄。她头戴凤冠,凤冠造型精美,细节丰富,可能装饰有象征吉祥的凤凰造型及其他珠宝配饰 ,彰显出宫廷女子的身份地位。宫女身穿唐代典型服饰,衣服的纹理和色彩虽因岁月有所剥落,但仍能看出其原本的华丽。她一手持物(可能是某种宫廷用的器具或饰品),另一手自然放置,神态安详。宫女所坐的凳子为沙漏形,这种造型独特,体现了唐代工匠的巧思和当时的家具设计风格。
装饰细节:陶俑表面有彩绘痕迹,色彩包括绿色、棕色等,虽历经岁月侵蚀,部分色彩已经脱落或褪色,但仍能看出其色彩搭配和谐,展现了唐代彩绘陶俑的艺术特色。面部表情刻画细腻,五官比例协调,双目微闭,嘴角微微上扬,似带有一丝微笑,给人一种温婉、娴静的感觉。
尺寸规格:从图片比例推测,高度可能在 30 - 50 厘米左右,但具体尺寸暂未公开。
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宫廷文化高度发达,服饰、礼仪、生活用具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独特的审美标准。凤冠是宫廷女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特定等级的女性才能佩戴。沙漏形凳等家具设计也体现了唐代工匠在造型和实用性上的探索。陶俑作为唐代常见的随葬品,不仅具有实用的陪葬意义,更通过其造型、服饰、装饰等方面,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场景、社会风俗以及雕塑艺术的发展水平。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