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出口瓷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明代出口瓷盘通过正常贸易渠道流入海外后,可能辗转于不同藏家之手。在近代,尤其是清末到民国年间,中国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文物市场管理混乱。部分藏家可能因经济利益或其他原因,将其出售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再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卖给像波士顿美术馆这样的收藏机构。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瓷盘呈圆形,敞口,盘壁较浅,底部平整,边缘可能微微上翘,具有典型的明代瓷盘造型特征,线条简洁流畅,整体给人一种端庄稳重之感。
装饰细节:瓷盘表面装饰精美,色彩丰富。以多种颜色绘制图案,如蓝色、金色、粉色、绿色等。盘心位置可能是一个具有异域特色的几何图案,周边环绕着花卉纹,花卉形态逼真,色彩鲜艳,有牡丹、菊花等。盘边缘部分则装饰有文字或几何纹带,可能是阿拉伯文或其他外文,文字书写工整。纹饰布局对称且富有层次感,采用了彩绘和描金等工艺,展现出华丽富贵的视觉效果,体现了明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技艺和装饰水平。此外,瓷盘的釉面光洁温润,质地细腻。
尺寸规格:从图片比例推测,口径可能在 20 - 35 厘米左右,但具体尺寸暂未公开。
历史背景
明代时期,中国的瓷器制造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明代的瓷器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与亚、非、欧等地区都有贸易往来。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瓷器的造型、纹饰往往会融入一些异域文化元素,像伊斯兰文化、欧洲文化等。这些出口瓷不仅是商品,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展示了明代中国在瓷器制作工艺上的精湛技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开放的对外交流局面,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