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十六罗汉图轴:戌博迦尊者 陆信忠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中国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文物市场管理混乱。这件北宋十六罗汉图轴可能原属于私人藏家 ,在战乱、经济窘迫等情况下,藏家将其出售,文物贩子获取后,通过非法的文物交易渠道,将其转运至美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构图:画面以戌博迦尊者为主体,背景描绘了自然山水场景。尊者位于画面中部偏下位置,上方和两侧有树木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凸显出尊者的修行环境。
人物刻画:戌博迦尊者身着色彩鲜艳的袈裟,红底搭配其他颜色的图案,显得格外醒目。尊者面容祥和,神态安然,光头形象,眉眼低垂,似在沉思。他姿态独特,半倚靠在树干上,一只脚自然垂下,另一只脚弯曲,动作随意又自然,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人物的面部表情、皱纹等细节刻画细腻,体现出画家对人物神态把握的精准度。
细节描绘:画面中的树木枝干虬曲,树叶稀疏却形态各异,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树木的质感和生机。树下可能还有一些山石、花草等元素,虽着墨不多,但通过简洁的线条勾勒,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真实感。画作的色彩运用丰富且和谐,除了人物服饰的鲜艳色彩外,背景的绿色、棕色等色调营造出自然的氛围,同时也衬托出人物主体。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
历史背景
北宋时期,佛教在社会生活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佛教艺术蓬勃发展。十六罗汉信仰在民间和宫廷都较为流行,画家们常以十六罗汉为题材进行创作。绘画艺术在北宋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宫廷画院和民间绘画相互影响,在人物画方面,注重写实和对人物神态的刻画。陆信忠是当时擅长佛教题材绘画的画家,他的作品在继承前代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研究北宋佛教绘画的风格演变和宗教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