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青瓷辟邪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秩序混乱,盗墓之风盛行,文物监管缺失。这件西晋青瓷辟邪可能被盗墓者从古墓中挖掘出来,为谋取私利,盗墓者将其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将其偷运到美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整体塑造成辟邪的形象,辟邪身体肥硕,呈蹲坐状。头部高昂,嘴巴大张,露出锋利的牙齿,双目圆睁,显得威严凶猛;双耳竖起,增加了灵动之感。背部有一个开口,可能是用于插放蜡烛或者盛放物品。四肢粗壮,稳稳地支撑着身体,尾巴卷曲于身后。
装饰细节:器物表面施青釉,釉色泛黄,有细小的开片,呈现出古朴的质感。辟邪身上刻划有简单的线条来表现毛发、羽翼等细节,线条简洁流畅,虽然没有复杂的纹饰,但生动地勾勒出辟邪的形态特征。在一些关键部位,如眼部、嘴巴周围,通过釉色的深浅变化来增强立体感和表现力 。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但从同类型青瓷雕塑推测,高度可能在 15 - 25 厘米左右,长度可能在 20 - 30 厘米左右。
历史背景
西晋时期,中国南方的制瓷业有了进一步发展,青瓷是当时瓷器的主要品种。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有辟邪驱凶、守护安宁的寓意,常被用于装饰和随葬品中。西晋社会盛行厚葬之风,贵族和平民在墓葬中都会放置各种随葬品,以期望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富足的生活。像青瓷辟邪这样的器物,既体现了当时制瓷工艺的水平,也反映了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同时,西晋时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雕塑艺术注重表现动物的神韵和形态,这件青瓷辟邪就是这一时期艺术风格的体现。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