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白釉刻纹四系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北朝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秩序混乱,盗墓之风盛行,文物监管缺失。这件北齐白釉刻纹四系罐可能被盗墓者从古墓中挖掘出来,为谋取私利,盗墓者将其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将其偷运到美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罐子为直口,短颈,圆腹,腹下渐收,圈足。罐身肩部均匀分布四个环形系,方便提携搬运。整体造型饱满圆润,线条流畅,给人一种稳重端庄之感。
装饰细节:罐体施白釉,釉色微微泛黄,釉面有细小开片,显示出岁月留下的痕迹,部分区域因长期埋藏,釉面有磨损和土沁现象。罐身刻有多层纹饰,主要以几何纹和花卉纹为主,如弦纹、波浪纹、莲瓣纹等。纹饰线条简洁流畅,虽没有复杂的层次,但排列整齐有序,富有节奏感,体现了北齐时期瓷器装饰的简洁风格。环形系的设计也较为朴素,与罐体整体风格相协调。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但从同类型四系罐推测,高度可能在 20 - 30 厘米左右,口径可能在 10 - 15 厘米左右,腹径可能在 15 - 25 厘米左右。
历史背景
北齐时期,制瓷业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白瓷的烧制技术逐渐成熟。虽然此时白瓷的白度和质量还无法与后世相比,但它的出现为隋唐时期白瓷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瓷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作为日常的盛贮器具,还在礼仪、丧葬等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罐身上的刻纹装饰既具有美化器物的作用,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同时,北齐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文化艺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陶瓷装饰风格上也体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