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青釉双联龙柄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秩序混乱,盗墓之风盛行,文物监管缺失。这件隋青釉双联龙柄瓶可能被盗墓者从古墓中挖掘出来,为谋取私利,盗墓者将其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将其偷运到美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由两个相连的瓶体组成,瓶口较小,为喇叭形,细长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瓶体下部微微外撇。瓶身两侧各有一个龙形柄,龙首探向瓶口,仿佛在衔住瓶口,龙身弯曲作为手柄,富有动感。整体造型独特,构思巧妙,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 。
装饰细节:瓶身施青釉,釉色泛黄,呈现出古朴的质感,釉面有细小开片。在颈部和肩部,隐约可见几道弦纹,简洁而流畅,起到了装饰和划分瓶身比例的作用。龙形柄雕刻细致,龙的头部刻画生动,龙须、鳞片等细节清晰可见,展现了当时较高的雕塑工艺水平。瓶体相连处有类似圆环的装饰,增加了器物的层次感。由于烧制工艺的原因,釉色在瓶体上有自然的流淌和晕染,形成独特的纹理 。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从同类型双联瓶推测,高度可能在 20 - 35 厘米左右,口径约 5 - 8 厘米,腹径约 10 - 18 厘米 。
历史背景
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 300 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政治上推行三省六部制等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在陶瓷领域,隋朝的制瓷工艺在继承南北朝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南方的青瓷烧制技术更加成熟,北方的制瓷业也逐渐兴起,为唐代 “南青北白” 瓷器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隋代瓷器造型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碗、盘、罐等,像青釉双联龙柄瓶这样造型独特的器物也反映了当时工匠的创新精神和高超技艺。同时,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吉祥与力量,将龙形元素运用到瓷器手柄设计上,既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也满足了对器物美观性和艺术性的追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