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白釉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隋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秩序混乱,盗墓之风盛行,文物监管缺失。这件隋白釉瓶可能被盗墓者从古墓中挖掘出来,为谋取私利,盗墓者将其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将其偷运到美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此瓶为小口,口沿微微外卷,短颈,丰肩,长腹微鼓,腹下渐收,平底。整体造型简洁流畅,线条优美,给人一种端庄稳重又不失秀丽之感。
装饰细节:瓶身通体施白釉,釉色较为纯净,微微泛黄,呈现出古朴的质感。釉面较为平整,有细小的开片现象,这是由于烧制冷却过程中釉层和胎体收缩率不同导致的。器物没有过多复杂的纹饰,仅以简洁的造型和素雅的釉色取胜,体现了隋朝瓷器追求简约、质朴的审美风格。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从同类型白釉瓶推测,高度可能在 20 - 30 厘米左右,口径约 2 - 4 厘米,腹径约 10 - 15 厘米。
历史背景
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后,实现了全国统一,政治稳定和经济复苏为手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陶瓷领域,隋朝是白瓷发展的重要阶段。此前,中国瓷器以青瓷为主,而隋朝工匠在制瓷原料筛选和烧制工艺上取得突破,使得白瓷烧制技术逐渐成熟。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