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泉六棱浮雕开光兽头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元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秩序混乱,盗墓之风盛行,文物监管缺失。这件元龙泉六棱浮雕开光兽头罐可能被盗墓者从古墓中挖掘出来,为谋取私利,盗墓者将其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将其偷运到美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罐体呈六棱形,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收,底部为六边形圈足,放置平稳。肩部两侧对称设置兽头形耳,兽头雕刻生动,双目圆睁,嘴巴微张,造型逼真,增加了器物的威严感和装饰性。
装饰细节:通体施龙泉窑典型的青釉,釉色温润如玉,呈现出淡雅的青绿色,釉面匀净,有一定的光泽度。罐身采用浮雕开光装饰技法,多个开光内分别雕刻有不同的图案,题材丰富,包括花卉(如牡丹、莲花等)、禽鸟(如仙鹤)等。花卉枝叶舒展,形态优美,禽鸟栩栩如生,展现出较高的雕刻工艺水平。在颈部和罐身的空白处,还刻有一些简单的文字或云纹等辅助装饰,增加了层次感。罐口和罐底边缘处,釉色略有变化,呈现出自然的过渡效果。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从同类型六棱罐推测,高度可能在 25 - 40 厘米左右 ,口径约 10 - 15 厘米,最大腹径约 20 - 30 厘米。
历史背景
元朝时期,疆域辽阔,交通发达,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繁荣。龙泉窑在元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规模大幅扩大,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大量出口到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
元代的陶瓷工艺在前代基础上不断创新,浮雕、开光等装饰技法被广泛应用于瓷器装饰中,丰富了瓷器的艺术表现力。花卉、禽鸟等图案在元代瓷器装饰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兽头耳的设计既具有实用性(便于提携),又具有象征意义(辟邪、守护等),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
11. 参考文献链接:可访问波士顿美术馆官网(https://www.mfa.org/ ),使用关键词 “Yuan Dynasty Longquan Kiln Hexagonal Jar with Relief - decorated (Openwork) and Beast - head Handles” 进行搜索查找,但不一定能检索到详细藏品页面。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