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泉龙纹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元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二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1792
流失过程
清末至民国年间,社会秩序混乱,盗墓之风盛行,文物监管缺失。这件元龙泉龙纹盘可能被盗墓者从古墓中挖掘出来,为谋取私利,盗墓者将其卖给文物贩子。文物贩子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将其偷运到美国,最终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盘子为敞口,浅腹,圈足。口沿较宽,整体形状规整,线条流畅,具有典型的元代龙泉窑盘的造型特征。
装饰细节:盘身施龙泉窑特有的青釉,釉色温润,呈现出淡雅的青绿色,釉面匀净,有一定的光泽度,且有细小的开片现象,增添了古朴的韵味。盘心采用浮雕或模印的工艺装饰有龙纹图案,龙身矫健,龙鳞刻画细致,龙须飘动,展现出龙的威严与灵动。龙纹周围可能还装饰有云纹等辅助图案,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整体的装饰效果。盘的外壁刻划有简洁的菊瓣纹或弦纹,增加了器物的美感和立体感。
尺寸规格:暂未公开,从同类型龙泉窑盘推测,口径可能在 20 - 35 厘米左右,高度约 3 - 7 厘米。
历史背景
元朝时期,龙泉窑的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元朝疆域辽阔,水陆交通发达,为龙泉窑瓷器的外销提供了便利条件,龙泉窑瓷器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在工艺上,元代龙泉窑在继承宋代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装饰技法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刻花、划花,像这件龙纹盘上的浮雕、模印等技法也广泛应用。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皇权和吉祥的象征,龙纹在元代瓷器上的使用,既体现了当时人们对龙的崇拜,也反映了元朝统治者对中原传统文化的接纳与融合。同时,云纹、菊瓣纹等辅助纹饰的搭配,也展示了元代瓷器装饰注重营造意境和传达美好寓意的特点。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