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袍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为清代妇女服饰,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氅衣左右开衩开至腋下,开衩的顶端必饰有云头,纹样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如咸丰、同治期间,京城贵族妇女的氅衣有 “十八镶” 之称,即在衣襟、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历史背景
清代官僚体系庞大,礼仪制度严苛,长袍因 “上下相连、形制规整” 的特点,被纳入礼服体系:朝袍用于朝会、祭祀等最高礼仪场合,需搭配披领、箭袖(便于跪拜时捋袖);吉服袍用于节庆、婚礼等场合,纹饰相对简化但仍需体现等级;常服袍则为日常办公穿着,款式更简洁。这种分化适应了官场 “礼繁而有序” 的需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