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剔红龙纹盘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漆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尺寸:6 1/2英寸(16.5厘米)工匠雕刻技艺精湛,刀法利落有致,虽有藏锋,仍见锋棱之美。龙纹等图案的线条流畅,细节处理到位,如龙的须发、鳞片等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盘心通常以红漆雕刻龙纹,龙的形态多样,有双龙捧宝盆、双龙戏珠、双龙拱寿等图案。如绿地剔红双龙纹圣寿万年盘,盘内随形开光,以墨绿色为地,红漆雕双龙捧宝盆图案,盘中心海水纹中涌出宝盆,盆中斜袅毫光两道,现出 “圣寿万年” 四字。剔红双龙拱寿葵式盘,盘心圆形开光内雕双龙,游弋于云海,相对于江崖海水之上,昂首仰望祥云幻化之 “寿” 字。

历史背景

剔红属于雕漆的一种,始于唐代,经宋元发展,至明代达到巅峰。明代早期(永乐、宣德时期),宫廷 “果园厂”(专司漆器制作的机构)聚集了以张成、杨茂为代表的顶尖工匠,确立了 “磨工圆润、藏锋不露” 的经典风格。嘉靖时期虽距果园厂鼎盛期已过,但雕漆技艺在继承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特色 —— 刀法更显锋棱,纹饰繁密饱满,这与嘉靖朝追求 “富丽堂皇” 的审美取向直接相关。剔红龙纹盘多层髹漆(少则百层)、精细雕刻的工艺,正是明代雕漆技术成熟的体现,而宫廷对高档漆器的持续需求,为这种复杂工艺的传承提供了保障。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