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釉倪俊雕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釉色深沉厚重,均匀纯净,如蓝宝石般莹润,无杂质或流釉现象,是清代官窑蓝釉的主流品种;胎质多为精细白瓷胎,瓷土经过淘洗,质地坚密细腻。釉色以 “蓝釉” 为基调,清代雕件造型多样清代雕件造型多样刻画细腻
历史背景
清代是中国雕瓷工艺的鼎盛期,尤其是乾隆时期,宫廷对 “巧工” 的追求推动了雕瓷技法的创新,从简单的刻划发展到复杂的立体圆雕。民间窑场(如景德镇、德化)的工匠也擅长雕瓷,题材贴近生活,风格更显灵动。蓝釉与雕瓷结合,既发挥了蓝釉的色泽美感,又通过雕刻增强了器物的立体感,形成 “色与形” 的双重审美。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