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花卉纹佩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长 4.2 公分,宽 2.38 公分,厚 1.1 公分,全长 9.0 公分。整体略近卵石状,粉红色,外壁浅浮雕桃实枝叶,寓意长寿。碧玺佩一端系黄丝线,上缉白米珠绿玉结子。
历史背景
碧玺在清代备受青睐,其名称源于波斯语 “披及札基” 的谐音,在清初至清末有 “披耶西”“碧亚厶”“碧霞洗” 等多种称谓,清末和民国时期简称为 “碧玺”。慈禧太后对碧玺尤为喜爱,在她的影响下,碧玺在清朝宫廷乃至朝野上下广泛流行,成为权位的象征,一品、二品官员及王公贵族的顶戴花翎皆以碧玺制成,朝珠亦多采用此材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