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盖盒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体量小巧精致,通高(H.)仅 1 英寸(约 2.5 厘米),直径(迪安,推测为 “最大直径”)1 又 3/4 英寸(约 4.4 厘米),属于清晚期典型的 “微型玛瑙盒”,适配随身收纳或文房陈设需求。核心材质为天然玛瑙,符合清晚期硬石工艺 “选材重温润、轻瑕疵” 的特点 —— 虽页面未明确提及玛瑙具体色泽,但结合同期同类藏品推测,大概率为常见的茶褐、白灰或红褐等 “素色玛瑙”(微型盖盒多选用色泽均匀的玛瑙料,避免复杂纹理影响整体质感),质地坚硬(莫氏硬度 6.5-7),半透明至微透明,表面经精细抛光处理,光泽莹润。
历史背景
清晚期文人阶层对 “文房器物” 的需求仍旺盛,但审美从 “乾隆时期的华丽繁复” 转向 “简约内敛文人更推崇 “以材质本身为美”,认为素面玛瑙器 “不事雕琢,更显天然之趣”,与当时 “朴学” 思潮(重实用、轻虚饰)相契合微型盖盒作为 “文房小件”,既符合文人 “案头清供” 的雅致需求,又便于携带,成为当时文人、士绅间流行的 “雅器”,这件藏品的尺寸与风格完全适配这一审美与需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