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珐华彩浮雕梅花纹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整体造型应符合明代罐类瓷器的典型特征,通常为直口或微侈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收,平底或浅圈足。罐身线条流畅,比例协调,造型饱满且富有张力,展现出明代瓷器大气稳重的风格特点。其尺寸大小不一,常见的高度一般在 20 - 40 厘米左右,能满足不同的使用和陈设需求 。

历史背景

珐华彩工艺起源于元代,最初流行于晋南地区,当时多以陶胎为主。到了明代中期,景德镇开始采用瓷胎仿制珐华器,使得珐华彩瓷器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在嘉靖时期,珐华彩瓷器的烧制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其制作工艺更加精细,色彩更加丰富,纹饰也更加多样化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