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蓝釉橄榄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清洒蓝釉橄榄瓶是清代单色釉瓷器中兼具工艺美感与时代风格的典型器物,其以独特的釉色工艺、规整的器型设计,展现了清代制瓷业在单色釉领域的高超水准,同时折射出清代不同时期的审美取向与社会文化背景。口、短颈,颈部微微内收;腹部中段圆润饱满,是器型的视觉重心;下腹至圈足处逐渐内收,线条流畅自然,形成 “上窄 — 中宽 — 下窄” 的对称曲线,既符合中国传统 “中庸和谐” 的审美,又因线条的柔和过渡显得雅致灵动。
历史背景
康熙十九年(1680 年),景德镇御窑厂正式恢复生产,朝廷派遣督陶官(如康熙朝的郎廷极、雍正朝的年希尧、乾隆朝的唐英)专门管理窑务,督陶官多为懂工艺、善管理的高岭土的广泛使用(相较于明代,清代高岭土纯度更高)提升了胎体的致密度,而 “火照”(窑内测温工具)的改进与窑工经验的积累,使得高温单色釉(如洒蓝釉)的烧成率大幅提高,为洒蓝釉橄榄瓶的批量烧造提供了技术保障。官员,推动制瓷技术革新;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