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金质狮子纹配饰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金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亚的游牧社区使用这样的匾来装饰衣服和马具。随着这些游牧文化放牧动物并不断迁徙,它们的艺术作品在便携式物品中得以表达,标志着穿戴者的地位和财富。这些易碎装饰物的出色保存表明它们与墓葬一起使用,在墓葬中,尸体被珍贵的纺织品所强化,并被黄金所增强。尽管很难在地理上对这些物体进行日期和放置,但它们在中亚的存在并具有悠久的历史。

历史背景

唐代黄金资源相对丰富(产地涵盖岭南、西域等地),加之冶炼技术的突破(如 “吹灰法” 提纯黄金的普及),为金器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同时,朝廷设立 “金银作坊院”(隶属于少府监),集中全国顶尖工匠专门制作皇家与贵族用金器,推动了黄金工艺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代贵族 “衣必锦绣,饰必金玉”,金质配饰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社交、礼仪场合的重要装饰,这为狮子纹金饰的流行提供了社会需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