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花蝶纹提梁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壶身:多为 “扁圆形” 或 “梨形”,腹部饱满,容积较大(符合清代饮茶习惯),胎体较雍正、乾隆时期略厚,手感沉重,体现 “康熙重胎” 的特征;胎质细密洁白,瓷化程度高,底部露胎处可见 “糯米胎” 质感(胎土细腻如糯米粉)。
历史背景
清康熙时期是 “粉彩” 这一彩瓷新品种的初创阶段(学术界多认为粉彩创烧于康熙晚期),虽不如雍正、乾隆粉彩那般精细华丽,却以质朴清新的风格奠定了粉彩瓷的工艺基础。清康熙粉彩花蝶纹提梁壶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既体现了早期粉彩的技术特征,又融入了康熙朝独特的审美取向,是研究清代彩瓷发展与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