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素胎彩釉十二生肖龙俑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小型龙俑(高度多为 15-30 厘米)多采用 “模塑 + 手塑结合” 的方式 —— 先以模具压制出龙的躯干、四肢等基础轮廓,再用手捏、刀刻细化龙头、鳞片、龙须等细节,部分精细龙俑还会采用 “分段成型”(如龙头、龙身分开制作,烧制前拼接),确保造型精准;

历史背景

生肖俑(以十二生肖动物为造型的陶 / 瓷俑)起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最初与 “镇墓辟邪” 功能紧密关联 —— 古人认为十二生肖对应地支,可守护墓主人灵魂,抵御邪祟。至明清时期,生肖俑的功能逐渐从 “墓葬明器” 向 “案头陈设”“祈福摆件” 拓展,造型更趋小巧精致,成为民间寄托吉祥寓意的工艺品,而 “龙” 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 “神兽”,其俑像更被赋予 “权威、祥瑞、镇宅” 的核心寓意。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