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青釉孔明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情况
文物描述
碗底部正中有一个直径约 1-2 厘米的圆形孔洞,与双层间的空腹相通 —— 这一孔洞是制作时排气、粘接的关键,也是孔明碗的标志性特征;内层碗(浅盘)的深度仅为外层碗的 1/3-1/2,从上方俯视时看似 “深碗”,实际容量仅相当于浅盘,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历史背景
明代社会稳定,商品经济发展,上层社会对 “祭祀器物”“实用餐具” 的需求增加 —— 孔明碗的双层结构兼具 “祭祀象征意义” 与 “实用保温功能”,恰好契合了当时的需求:一方面可作为祭祀时的 “供碗”(少量祭品即可通过视觉差呈现 “丰盛” 效果),另一方面可作为贵族家庭的 “暖碗”(从底部孔洞注入沸水,夹层保温,适合冬季使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