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青玉乳钉纹玉璧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汉
文物材质
骨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遵循 “中央有孔,边宽孔小” 的玉璧经典形态,整体呈圆形,象征 “天圆地方” 中的 “天道”,体现战汉时期的宇宙观。心材质为青玉,部分伴生 “糖色”(玉料受氧化形成的褐黄色调)或 “水银沁”(埋藏过程中受土壤矿物质影响形成的黑色斑点)。战汉时期玉料多来自新疆和田(西域通道开通后,和田玉成为主流),青玉因质地致密、韧性强(莫氏硬度约 6-6.5),适合精细雕琢,且产量较白玉更丰,成为礼玉、佩玉的主要选材。

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衰落,但诸侯仍沿用 “玉璧” 作为祭祀天地、朝聘诸侯的礼器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 “以苍璧礼天”,青玉(苍色)正符合 “礼天” 的色彩要求,因此乳钉纹青玉璧常作为诸侯国祭祀天帝的核心礼器;同时,玉璧也成为 “等级象征”,卿大夫以上贵族才能使用,乳钉纹的数量、玉璧的尺寸均与使用者的身份挂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