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金质镂空配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金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情况

文物描述

采用高纯度黄金打造,唐代黄金提炼技术成熟,成品金质色泽饱满莹润,历经千年仍能保持柔和的金属光泽,仅在局部因埋藏环境或氧化形成细微包浆,更显历史厚重感。:工匠通过錾刻(用錾刀在金片上刻出轮廓)、镂空(用细錾具剔除多余金料)、修磨(打磨镂空边缘使其平滑)三步,在金片上雕琢出连续、对称的纹样,纹样间留有均匀的空隙,既减轻了配件重量,又让光线可透过空隙,呈现出 “虚实相生” 的光影效果,显得灵动不呆板。

历史背景

它是唐代 “镂空錾刻工艺” 的微观样本 —— 通过小件器物,能更清晰地观察到唐代工匠对黄金材质的掌控力(如镂空时金片的薄厚均匀度、纹样的精准度),印证了当时 “小器物大工艺” 的精湛水平;黄金在唐代属于 “贵重材质”,这类配件仅为贵族阶层使用,它的存在也反映了唐代社会 “等级分明、贵族生活奢华” 的历史图景,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与阶层文化的实物资料。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