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甲骨碎片二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情况

文物描述

材质与来源 甲骨的 “甲” 指龟甲(多为乌龟的腹甲,少量背甲),“骨” 指兽骨(以牛的肩胛骨为主,偶见羊、猪、鹿骨)。龟甲多来自南方(如长江流域),因商代王室认为龟有 “通神” 属性,需从方贡入;牛肩胛骨为本地畜牧业产物,数量更丰富,是晚期甲骨的主要材质。碎片多为占卜后断裂或有意裁切的遗存,大小不一,小则几平方厘米,大则数十平方厘米,边缘常保留钻、凿、灼的痕迹。

历史背景

骨的使用贯穿商代(约公元前 1600 - 前 1046 年),但现存碎片以商代晚期(约公元前 1300 - 前 1046 年,盘庚迁殷后) 为主,集中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 这里是商王武丁至纣的都城,王室占卜活动的核心场所。 早商(郑州商城)、中商(偃师商城)遗址也有少量甲骨发现,但文字较少或无文字,说明早期占卜制度尚未成熟,晚期才形成 “甲骨 + 文字” 的完整记录体系。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