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贵族长袍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纺织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情况
文物描述
采用 “宽身、长袖、大襟” 的长袍式结构,衣长通常及脚踝(平民款多及膝或过膝),下摆呈 “A” 字形展开,既方便骑马、跪拜等日常与宗教活动,又能在冬季包裹身体、留存热量。领口为立领或交领右衽(与中原汉服右衽形制一致,体现文化融合),衣襟处有 3-5 颗纽扣(材质多为银质、铜鎏金或珊瑚、蜜蜡,平民多用布扣),扣合后可防风保暖。
历史背景
清代中央通过 “赏赐” 与 “规制”,将西藏贵族服饰纳入全国服饰体系 —— 高阶贵族(如噶伦、戴琫等官员)的长袍可使用 “龙纹、织金缂丝” 等中原皇室专用元素,这些面料多为朝廷赏赐(如乾隆时期,每届西藏贵族进京朝觐,朝廷会赏赐 “绸缎、织金布、毛皮” 等物料,用于制作贵族服饰);而平民服饰严禁使用毛皮镶边、龙纹等元素,形成 “以服饰辨等级” 的制度,强化了中央对西藏贵族阶层的管控与认同。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