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配饰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周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通过西域贸易或朝贡传入中原,质地细腻温润,色泽以白玉、青白玉、青玉为主,部分精品白玉色如凝脂,杂质极少(如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玉配饰,多为和田白玉);如南阳独山玉、蓝田玉等,色泽丰富(独山玉有绿、白、紫等色),多用于制作中小型配饰或组合佩中的辅助构件。
历史背景
秋时期,中原与西域的贸易通道(“玉石之路”,早于丝绸之路)逐渐畅通,和田玉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原,为贵族提供了优质玉料;同时,南方的楚国、吴国、越国控制了南阳独山玉、浙江良渚古玉矿等资源,形成 “南北玉料互补” 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地区贵族对玉料的需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