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鎏金龙纹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体多为正圆形,直径常见 5-10 厘米(佩环较小,约 5-7 厘米;礼器环较大,约 8-10 厘米),环身横截面呈 “扁圆形” 或 “半圆形”(少数为方形),边缘打磨光滑,无尖锐棱角,便于手持或穿系。佩环(用于组玉佩组件):环体一侧常铸有 “小穿孔”(直径约 0.5-1 厘米),可穿绳或连接其他佩饰(如玉璜、玉管),穿孔周围多有纹饰点缀,避免局部单调;
礼器环(用于祭祀或陈设):环体厚重,无穿孔或穿孔隐蔽,整体更注重纹饰的完整性与气势;
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发明 “失蜡法”(可铸造复杂纹饰),西汉时期进一步优化 “模范铸造法”,能精准呈现龙纹的细微线条;同时,“合金技术” 进步,锡青铜的比例调控更精准,确保环体既轻便又坚固,适配佩饰或礼器的需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