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象牙拍板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象牙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9430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一般呈长方形,上窄下宽,两端均为方首,中间随形弯曲。不同的象牙笏板尺寸略有差异,如河南焦作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明代象牙笏板,一件长 45 厘米、上端宽 5.2 厘米、下端宽 9.4 厘米,另一件长 54.2 厘米、上端宽 4 厘米、下端宽 6.2 厘米,两件厚度均为 0.6 厘米。

历史背景

笏板在秦汉之前就已出现,当时以玉为制作材料,称 “圭”。秦汉之后,依官阶大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明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官员不执笏,笏板基本成为官阶礼仪的象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